Logo WJ Studio
Logo WJ Studio
  • 项目
  • 关于
  • 新闻
  • PRO.LAB
  • EN
  • 全部 icon_chevron_down_gray
  • 全部
  • 酒店餐饮
  • 城市旧改
  • 地产私宅
  • 商业零售
  • 办公空间
  • 全部 icon_chevron_down_gray
  • 全部专业
  • 室内设计
  • 建筑设计
  • CM2022 社交媒介:EQUATOR PEAK COFFEE, 义乌, 中国 义乌, 中国
  • CM2022 西投绿城·云澜谷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21 安吉.天使小镇.合山境, 湖州, 中国 湖州, 中国
  • OF2021 万科云创镓谷研发中心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HO2021 融创.莫干溪谷.竹霖里组团示范区, 湖州, 中国 湖州, 中国
  • LI2021 绿城·三江口城市展厅, 宁波, 中国 宁波, 中国
  • LI2021 余姚明庐会所, 宁波, 中国 宁波, 中国
  • LI2021 余姚明庐合院, 余姚, 中国 余姚, 中国
  • RE2021 马尾船政书局, 福州, 中国 福州, 中国
  • RE2021 仓山影剧院, 福州, 中国 福州, 中国
  • CM2021 宜兴雅达体育公园, 江苏宜兴, 中国 江苏宜兴, 中国
  • LI2021 西房·良语云缦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OF2020 运河中心共享办公空间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20 澄园生活馆, 台州, 中国 台州, 中国
  • LI2020 桂语江南生活馆, 温州, 中国 温州, 中国
  • LI2020 天空之城LOFT样板间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RE2020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OF2020 凌笛办公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19 上虞江南里中式合院样板间, 绍兴上虞, 中国 绍兴上虞, 中国
  • RE2019 童尚集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18 丹桂花园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CM2018 安之秀菓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18 天空之境, 福州, 中国 福州, 中国
  • HO2018 泊空间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OF2018 Y20 SPACE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CM2017 乐刻运动健身中心Plus馆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LI2017 西房拱宸外滩中心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OF2017 VPGAME办公室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OF2016 MISA工作室, 杭州, 中国 杭州, 中国
  • HO2016 绿茶PLAY KING北京大悦城店, 北京, 中国 北京, 中国

桂语江南生活馆

温州,中国

地址 温州
客户 绿城
竣工 LI2020
面积 450平方米
功能 地产/售楼中心
奖项 柏林设计奖银奖/伦敦地产设计大奖Winner/A'Design设计大奖建筑类别室内空间及展览设计金奖

本案背倚温州翠微山,面朝瓯江,凭借优质的城市界面和山水文脉,业主意欲构建一个未来人居生活的理想典范。

设计师通过细分一系列尺度不同却功能相互契合的小空间,使之呈现起始、递进和转折的连续性节奏,传递出简约克制的空间情绪。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贯穿项目始终,设计师通过模糊建筑的边界,将人文与自然结合,完成对中国园林空间美学的一次回应。

以身入画是江南园林特殊的空间语言,空间营造依水参差分布,推动访客不断折返于自然,在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关系中,人也成为风景中的一员。生活馆由一处狭小的入口进入,这是在整体布局时设计师首先做出的区位调整,在营造曲径通幽的心理体验之外,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自然景观面。

“我们希望每个人到来以后,都能够安静停留,感知时间的平和,尽可能地和户外的自然产生关联”。行走动线从从阴翳到开朗的明暗切换,丰富着空间的光线层次,在有限的空间里制造深山远壑的意境。

建筑主体呈一直线略挑出水面,倾斜的天花设计和方向性的线条,有意将视线压低连贯引导向自然景观,下沉设计增加了洽谈空间所需的独立性和边界感,视线由高到低的递进过程使人与外部景观的关系由远变近,人影与水景形成虚实相生的风景,通透的立面如长条画屏徐徐展开,模糊了内外的界限,时间流动的轨迹完整地呈现在四季和朝暮的景物更迭之中,“自然”构成了整个空间中无处不在的母题。

具有自然属性的木、石、植物元素为空间铺陈柔顺中和的主色调,忠实于简单的材质理念通过点线面的层次迭加展现变化。

形象鲜明的艺术家作品代表不同的人文主题,呼应地域历史的同时成为贯穿若干个空间的标识物,因灵活可变而不至于固化空间的边界。

自由不拘泥的大空间框架也为日后的重新设计提供了更多想象,生活馆已经预留了改造为社区幼儿园的可能性,未来,即使用户与功能发生转变,人与自然的空间格局,也仍然能在使用中被延续下去。

 

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,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

黑苹果星球 ©2017-2023【万境设计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42009号-2